西南联大校歌《满江红》由国学家罗庸作词,语言学家张清常谱曲,歌词以《满江红》词牌名创作,融合了抗战救国的时代精神与学术追求,具体内容如下:
完整歌词:
```
万里长征,辞却了五朝宫阙。
暂驻足衡山湘水,又成离别。
绝徼移栽桢干质,九州遍洒黎元血。
尽笳吹弦诵在山城,情弥切。
千秋耻,终当雪;
中兴业,须人杰。
便一成三户,壮怀难折。
多难殷忧新国运,动心忍性希前哲。
待驱除仇寇,复神京,还燕碣。
```
分段解析:
前两句:
“万里长征,辞却了五朝宫阙。暂驻足衡山湘水,又成离别。”
以“万里长征”呼应联大迁徙的历史背景,衡山、湘水指代昆明临时大学所在地,隐含对故都北京的眷恋与离别之痛。
中间段落:
“绝徼移栽桢干质,九州遍洒黎元血。尽笳吹弦诵在山城,情弥切。”
“绝徼”指云南边境,“桢干”喻指培养的人才,“九州”泛指中国,表达对国家命运的担当与对联大师生的激励。
高潮部分:
“千秋耻,终当雪;中兴业,须人杰。便一成三户,壮怀难折。”
以“千秋耻”呼应“九一八”事变,展现民族复兴的必胜信念,“一成三户”指即使人口稀少,壮志难灭。
结尾:
“多难殷忧新国运,动心忍性希前哲。待驱除仇寇,复神京,还燕碣。”
结合抗战背景,表达对驱逐日寇、恢复故都的坚定信念,激励学子以“动心忍性”之姿担当时代使命。
历史意义:
西南联大校歌不仅是学术研究的范本,更以激昂词句凝聚了抗战时期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怀,孕育了“西南联大精神”,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。